《风林火山》是一部我期待多年的电影,所以甫一上映,我便在第一时间观影。
与主流的观点不同,我非常喜欢这部片,惟片长过短,意犹未尽。
我并不认为本片情节有何晦涩难懂之处:贩毒起家的商业巨鳄李家,两兄弟一个主张禁毒,一个主张贩毒。
金城武饰演的主张禁毒的李雾童开场便以国语台词拜访其父——这也是全片的唯一一场国语台词的戏。
而接下来其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皆以铲除旧势力为宗旨,试图建立新秩序。
是为改变。
而主张贩毒的李文狄所代表的势力,即古天乐饰演的程文星团队,有当铺老板和裁缝组成的成员,展现了香港本土文化之底色。
是为不变。
在此种暗示下,「毒」的概念就变得清晰起来了,而本地人民若离开了「毒」的供给,便会发生暴力。
各方势力基于此设定而采取的各种行动也值得玩味,具体不再展开。
由于角色众多,片长有限,几位主要角色的塑造有所不足,但无伤大雅。
除此以外我还很喜欢这部片用彩色的镜头,通过服装造型的设计呈现出了黑白片的质感,非常厉害。
本片的配乐也令人印象深刻,音乐是从未中断的,只是会在有需要的时候渐强,在不需要的时侯渐弱,但并未完全消失。
这就导致整部片里的配乐始终是连贯流畅的,太棒了。
因为本片的大部分缺点都是作品以外的因素导致的,能够拍一部这样的电影并不容易,最终本片还是不得不在一个禁毒的国家上映,为此必须将毒替换成药。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开分前去看过电影了,结果10月号这部电影就给我当头一击,看来人还是不能太急性子。
从开头一分钟的前情提要ppt就隐隐有预感不妙。
原本看到这个电影的预告大咖云集。
结果发现对不起,实在无法只看脸,哪怕是金城武也不行。
这部电影表现所有人苦大仇深的处理就是在暗光里抽烟。
金城武他就全程从头到尾只知道皱着眉头吸烟,女朋友说自己怀孕了,在旁边嗦一口。
刘青云女儿有哮喘,他扭头嗦一口。
古天乐杀人了,在旁边嗦一口。
古天乐杀完人了,在旁边颤抖着嗦一口。
看得我都想当禁烟大使在他们耳边大喊别让你的“爱妻宠女”吸二手烟了!
这部电影不知道是不是师承《封神传奇》。
全是大明星,剧情稀烂,然后还把大美女拍的丑的要死,高圆圆那么一张大气温婉的脸搞了个排骨精摇滚乐队女吉他手的刘海,非常违和。
唯一比《封神传奇》好的是他的摄影指导,至少画面还能凑活看看。
但除此以外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其他优点了。
一部商业片竟然能讲不明白任何剧情线和人物的逻辑关系。
没有一个人的剧情线是完整的,有弧光的。
导演好像很贪心地想把每个大小角色都写的有血有肉,最后就是每个角色都云里雾里。
呈现到这部两个小时长的影片的时候,它就变得非常的冗长破碎。
每一次莫名其妙的开启了一个新的场景引入了一个新的人物,感觉导演希望你的脑子里应该自动生成了30页的人物小传,告诉我这个人经历了什么,他之前干了什么,但是没有就是。
一个莫名其妙的带名字的新角色,突然讲起几十年来的心路历程真的完全不能共鸣。
对剧情有最低限度的要求的朋友别来看
1.永远的黑夜,对应世界的黑暗。
(应该是借鉴了罪恶之城)2.飘下的白雪,对应毒品,其实也就是这个世界里的唯一硬通货。
3.金城武,因为新生命即将诞生,试图改变这个世界的人。
4.老头子,对二儿即将诞下的新生儿毫无兴趣,心心念念着大儿,因为只有这个儿子,才和自己一样,是这个黑色世界里永恒规则的坚定执行者。
他知道,只有继续执行这个规则,自己的家族才有存在的价值。
如果一定要说,他对应着资本家、财阀、权贵阶层等等。
5.高圆圆,一群挺没劲的角色中,特别没劲的一个,感觉像强加进来的。
用邪教般的洗脑方式,骗出了一个人肉炸弹,炸死老头子。
6.刘青云,最丑毛衣穿着者,罪恶之城中的一个贪婪警察。
哮喘病女儿的设定,除了拿来和任贤齐的女儿对比,让人觉得刘的死是自食其果外,其它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7.古天乐,做最脏的活,有最美的心。
是一个写好了可以活络整个故事,写差了便毫无道理的人。
(“你挣那么多钱要拿来干嘛?
”——出现这句台词时,我在台下默默答了一句:捐希望小学。
)8.蛇,鼠(都没有演员,一辆被炸毁的奥迪就交待完了):应当的、合理的存在,却被处理得显得多余。
9.故事梗概:二儿不满这个世界(天天大锤往墙上砸呀),为了改变世界,费尽心机做了一代目(为了不被怀疑,计划第一步先杀伤了几千个市民,好伟大哦!
为啥不考虑雇一下古天乐,高性价比呀)。
收买了能收买的元老,处理了不能收买的。
顺手做掉了集团中的卧底,和想讹诈自己的贪心鬼。
最后和和气气的跟大哥说出了自己想洗白的心愿。
10.最后代表政府的梁家辉出现了:政府需要毒贩,你做合法生意我怎么拿捏你?
也需要毒虫:没有了毒品怎么驱使你?
还需要黑警:没有了缉毒这个活怎么养你这种打手?
所以最后家辉哥一出手,整个世界恢复原样。
11.故事设定其实并非不合理,不少镜头也非常考究。
问题的关键和关键的问题是:整部片子没有一个主要角色立得起来(唯一处理枪的那个老太太,是我觉得仅有的能够打动人,生动的、立体的一个活人),所有人物都只是故事里的一个概念,一个符号。
12.随便瞎写两句,平铺直叙了。
听说投资了几个亿?
你打一万块钱给我,我都能给你把角色们写活。
个人观感还可以,挺流畅的也不混乱。
有《拆弹专家2》+《智齿》的感觉。
香港被描绘成一座世纪末的孤岛,全片不是下雪就是下雨,都是夜戏始终没有阳光,室内也尽量处理成无窗的压抑闭塞,家具、墙壁、服装也大都是灰黑色。
除了爆炸的玻璃幕高楼、天水围的鸽子楼就是废墟、荒山。
非常具有漫画感。
除了集结金城武、刘青云、梁家辉、古天乐外还有刘永、林俊贤、任贤齐、卢冠廷、鲍起静、王德顺、卢海鹏、杜德伟……一众老港片演员。
开头的铜锣湾街头火并枪战大银幕看CG做得太糙(让人想起大银幕看《死神来了6》的粗糙感),能够猜到删减的估计有开头的大亚湾核爆,所以港岛会下雪和有辐射区废煤矿,猜不出的是杜德伟的左手小指如何没的,金城武墙上砸洞的用途,高圆圆按结尾暗示也是挂了但片中没有。
刘青云开头的扮相是致敬“教授”,片尾有致敬怀念“教授”字幕。
印象深的台词:任贤齐:现在的世道怎么变成这样,刘青云:从来没有变过。
麦浚龙:先毁灭再重生。
结尾加放《再回首》是不是也行?
上了岁数高圆圆的脸上看出了谭卓的感觉。
《风林火山》上映。
香港电影的“有生之年”系列,又少一部。
该片内地首日排片率7.2%、票房预测2505万,仅半日之后,排片率已经下降到6.9%,预测票房也下调至2145万。
看趋势,破亿已经无望。
一场大片之死,已是板上钉钉。
但笔者想讲一句,这与香港电影所谓因审核而颓势,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开讲。
首先,电影并不难懂。
一开场,李雾童在阔大隧道中醒来的场景,已经揭示了其豪门身份。
接踵而来的铜锣湾“无差别枪杀案”和“医院爆炸案”,都来自李雾童及其情人刘思欣的手笔。
手段残酷,牺牲很大,就连被警察扣押的重病父亲,也只是一枚棋子,说扔就扔,李雾童转身就拿这件事,与警方谈条件。
他的目的很直接,将涉毒起家的桥言家族“洗白”。
深沉与酷烈并存。
程文星一脉的杀手组织。
表面上看起来,是独立和雇佣性质,实质上却近乎李家“圈养”的“护院”和“打手”,被金钱统御。
上文所讲的“枪杀”和“爆炸案”,以及“抢货”与“护卫”等多场杀戮戏,都是他们的杰作。
这群人的存在与被抹杀,都有很强烈的“宿命”概念。
出来混,迟早要还。
但他们本身,只是工具般的存在。
另有一种残酷意味。
警方差不多就是王志达和狄文杰的故事。
王志达是黑警,一边扫毒,一边贩毒,最后因自己的贪婪而亡。
仅被王志达视作帮手和解决麻烦的老警狄文杰,不但有着痛苦的往事,也是有能量推动和决定事件发展的幕后力量之一。
他不但送了杀手程文星一程,更枪杀了李文狄,将李雾童重伤。
卧底的麦俊贤精神异常,且被控制去制造了爆炸案,另一卧底阿焦则被王志达拿去交换利益,抛弃惨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警察对应了这句话。
再说说演员。
电影以群像和多线索模式展开。
除了片头、片尾和海报的演员名字排序之外,主要出场的演员这里,其实基本上没什么主角和配角之分。
按番位概念,金城武领衔,刘青云和梁家辉其后,后面是古天乐和高圆圆,其余角色几乎等同客串配戏,就不多讲了。
如果硬要说戏份,如果没记错的话,古天乐占比最重且相对集中,金城武、刘青云五五开,梁家辉和高圆圆稍少,任贤齐三场戏,杜德伟两场戏,鲍起静两场戏,卫诗雅两场戏,林俊贤露面两次,卢海鹏一场戏,麦浚龙出场一次。
大概就这样。
此外有个有趣之处。
整体上来讲,演员的表演都还不错,有下限保证,没有人拉垮,也没有人跳戏。
但结合所有演员来看,反而是偶像金城武的演法,最让人舒服,那种自带的豪门风范,确实突出又自然。
其他人不能说不好,但完全没法说什么,值得单独来赞一赞,包括老戏骨梁家辉和刘青云也一样。
都不具备独占性。
也就是说,你可以想象,找一些另外的、具备一定表演水准和知名度的演员上来,完全不会有任何缺失,都能应付。
这不但有趣,也颇为古怪。
不好评。
话说到这里了,电影到底怎么样?
不难懂,但叙事晦涩。
看的时候需要去猜一猜、想一想和捋一捋,究竟是谁在布局,谁在驱动,谁在做表面文章,谁在暗处获利。
电影的审美很高级。
人物造型、光影的运用和特效场面的制作,都颇花心思。
这些是好的一面。
而对待这个作品,麦浚龙肯定花了不少心思。
这不用怀疑。
说了好的一面,再来看看问题。
开篇拿大段字幕交代故事和人物背景,这个处理就非常糟糕。
这已让人感觉不妙。
见过有人说,坂本龙一的电子音乐是如何一绝,但无法否认的是,音效这块,几乎没能起到拨动观众心弦的作用,甚至有缺失。
不好说问题怎么来的,但作为观众,这是直观感受。
叙事的跳跃与晦涩,让观影过程变得不流畅,此外也有诸多“挖坑不填”的地方,直接就推走了,故事其实没有讲完,却也没有留下下文的线索。
但这绝不是最糟糕的问题。
叙事的节奏和剧本的空洞是最大硬伤。
这部电影,其实有好几处大场面和强劲的镜头冲击,所以显而易见,导演并非一味追求艺术,而是考量了商业平衡。
但平淡与空洞感,一直挥之不去。
最终成了无聊之态。
有好些地方,你甚至感觉不到剧情在推进。
结果就是,除了偶有的华章,电影燃不起来,也沉不下去,那些故作的高深与竭力的愤怒,都似乎在纸上谈兵,大家真真正正,都是看戏人。
这令倦意无可抵御。
看看片尾字幕,剪辑竟然是张叔平。
当然,张叔平的强项,并非是剪这种混合了诸多商业元素的片子,而是类似王家卫的那种艺术触感,低回、重复、强调、升华,那才是他的舒适区。
所以当然怪不了张叔平。
来到最后,讲一讲“审查”问题。
如开篇所讲,笔者见过很多人,将香港电影近年来的颓势,归结于题材受限,更进一步指向了“审核”。
那就以这部《风林火山》为例,来看看“尺度”究竟如何。
毒品、杀手、血腥、暴力,这些东西不说了,毫无疑问给了相当宽泛的许可度。
电影不断提及的概念,包括移民、黑警、“李家”、政府操控等或明或暗的东西,比如,梁家辉饰演的狄文杰就表态,“李家”向来把这里当作自家的游乐场,但政府更懂得该怎么玩。
不深说,自己斟酌。
说到底。
笔者很早之前就讲过,香港电影之颓,在于幕后电影人的迭代,而新人未能鼓勇接续,致使作品质量断崖下跌。
怪罪电影审核制度,实在是无能之怒。
难评。
除了剧情其他都很喜欢😳。
普通观众不友好。
如果看过导演前作且还喜欢的可以去看看。
八年间来来回回的风声吊足了预期,只能说它就该只存在于期待里,就电影层面而言,完全不值得八年的等待。
个人不认同它早年问世会有什么不同,本片的成色品质无关时移势易,当下语境尚且如此,港片最后荣光时期它只能更不够看。
优质经典的电影是常看常新历久不衰的。
一个毒底商业帝国两大接班人和其代表的势力,黑色版图上的对手,以及警方、黑警、职业杀手等各方,为了各自的目标展开血雨腥风的博弈混战,殊途同归于黑暗深渊。
电影的美术置景,摄影,构图都相当考究优秀;版本龙一的配乐,山本耀司collection般的每个角色造型,试听营造成功,一直落雪的香港,末世的东方哥谭,人性冷漠麻木病态扭曲,凝重而富有诗意,试听暗黑哥特内核又东方宿命感。
麦浚龙的美学风格确实独树一帜,也是真有钱去实现他想要的一切,包括超强大亮眼卡司阵容,很难想象如今哪个导演能集结片中演员,任贤齐、卫诗雅都在打酱油,但钱砸不出好故事。
剧情稀碎不堪,故作深沉,节奏诡异,bug迭出,废戏过多特别是部分抢战打斗,开始的字幕背景介绍和旁白都很多余。
人物塑造完全失效,里面的大小角色更像是游戏里设定好任务的NPC,行为全凭设定,说着看似高深莫测实则空洞无味的台词,缺少心理动机,只有躯壳全无骨血,无法打动人。
为了已半退圈但永远迷人金城武加一星[脸红]刘青云梁家辉演得真好,欣赏真演员表演是一种享受。
女性角色无效,演员没发挥空间。
抢到了一场粤语原声加一星,听着很够味儿,但是那些不知所云的台词翻译成普通话一定很灾难。
一直飘雪的香港,没有英雄的哥谭,食满寒意的黑血慢慢覆雪藏沙,警毒勾结的危城渐渐黯淡霓虹。
要清洁所有异己为残存良知赎罪,要洗白一切黑产给生来之罪解脱。
毒品催人入瘾,药物教人忍痛,根劣何毒可迷,心贪何药可医。
毒贩睁开钱眼击碎一方安宁,药师顶着血色麻痹整座香港。
用文艺片的方式打开警匪片,阴沉暗黑的滤镜起手便扑来病态的气息,坂本龙一黑暗里狰狞的电子乐更添了电影基调的幽深,精心设计的构图与慢动作确实有硬凹文艺范的感觉,但不可否认本片的视听美术十分出色,难怪能入围戛纳展映。
为人诟病的必是本片“点到为止”式的叙事,涉及的势力主要有三方,其中卧底叛变相互交织,人物关系复杂,单单两小时每条线只能讲个线头,剩余的前世来生都需要观众猜想,所以本片讨论空间极大。
据说粗剪版有六小时,这种体量的创作更适合电视剧。
风林火山 (2025)6.52025 / 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 剧情 犯罪 / 麦浚龙 / 金城武 刘青云
曾记否,在本科影视课的时候我老师说看电影要盯一下第一个镜头,第一个镜头定调之类的。
可能并不是全部电影都是这样,但是这部《风林火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亚洲洲草点烟,帅呆了。
我承认金城武这一亮相,在公路隧道里睡觉,在大街上喝咖啡,做派确实挺狂野。
不知道有没有《狂野时代》狂野,但确实把我一下子给镇住了。
梦回17年《喜欢你》里的霸总实实在在刷了一波好感度之后,第二个哥,刘青云,结果一出来穿着能文艺长袖毛衣搭配防弹衣,我发现这帮人的服装是不是统一由速写赞助的,统统这种速写风格。
第三个哥梁家辉和第四个哥古天乐出来,这一对是统一的烫伤风,一个装饰在侧脸,一个装饰在身上。
等到最后一个长镜头,风林火山四大哥终于同框,但是就是坐齐齐,大光圈镜头一甩了之。
美女高圆圆的发型不错,虽然刚出场认成赵涛了,但是他们应该更想向《低俗小说》里的感觉靠近。
《江湖儿女》啊不是再说回抽烟。
很明显,这部电影的最抢镜的除了各种虐杀外,就是雪和烟。
雪就,跟道德有关的影视都喜欢用雪来当神圣的沉默着的判官。
烟,我是很久没看到这么直白的每场戏都在抽烟的片了,好像要大施一番武艺在这上面。
然而并没有什么新意,帅则帅矣,加上一系列调度上的陈词滥调,以至于刘青云女儿哮喘病的设定还帮他爹点烟这种情节出现也不算什么不合理的行为了。
室外不在这抽,罚款1500-5000港币至于新意与巧思,有没有,是有的。
有几处的设计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中途在车下埋炸弹后车在反派停着的车子前面爆炸,他们先看着自己的右侧后视镜先碎,然后前面车才爆炸,这种讲事情的处理看的让人很舒服。
除此之外还有几处地方也不错。
黑泽明《影武者》既然名字叫风,林,火,山,肯定是有抱着黑泽明式的期待来看的,希望有些诗意、智慧或者人物调度上的惊喜造型,但是这些并没有。
铜锣湾地铁站扫射之后片子一路下滑,两个小时多的时长推进,后来都是些虐杀式的打斗,不像刑侦,更像电锯惊魂十这种电影。
从大学开始造势到如今终于上映大陆,虽然早就知道在早些时候戛纳影展的口碑已经碎了一地,但秉持着圆了多年前的期盼,终究是鼓起勇气走进影院把这个让人看着无聊,甚至最后气笑的影片看完直至谢幕才最终走了出来。
剧情无非是三条线穿插着来,以金城武为首的老一辈贩毒集团如今在二代手中洗白,靠着医药行业的高额利润打算从毒品市场脱身,以刘青云和梁家辉的警察,同时作为A面和B面互相映衬,以古天乐为首的雇佣杀手集团,收人钱财替人消灾。
金城武集团的董事长也是他爹病入膏肓,因为那个在pv中广受人们吐槽的下雪的香港,大庭广众下在旺角开枪射杀平民后(其实这个虽然是槽点,但后面看来都不算太大的问题),造成大量伤亡的同时也导致医院安保出现问题,从而导致这位老爷子所在医院出现爆炸事件(从这就想吐槽,你香港这安保措施认真的吗),也导致警方遭受社会媒体的压力。
而另一边,作为缉毒组组长的刘青云虽然干着打击毒品的工作,背地里却拿着缴获的毒品卖出去从而中饱私囊的违法行为(你确定这样黑香港警署没问题吗),干了这么多年,除了让自己一家人生活变好以外,如今随着年事渐长,已经准备移民,即是为了哮喘的女儿也是为了自己能从这波云诡谲的漩涡中脱开身。
而古天乐的杀手集团有着一整套从接单到任务再到最后销赃清洗现场的流程。
古天乐作为团队队长,对任务中死的队友家属关照,任务完成后对队员的关系却刻意疏远彼此。
正如他自己所说无父无母,没有家人,也不存在任何其他社会关系,为的就是等自己仇家找自己时候不会牵连其他人。
金城武为了尽快掌控整个集团,除了收买集团中的元老外,对于不认可他的元老,派古天乐的杀手集团去做掉,于是也就有故事里蛇鼠兄弟被杀。
而另一边,刘青云手上的货之前是跟金城武的老爹交易,通过控制供给量进而抬高价格从而获得盈利,老爹没了后,只能找金城武谈之前的生意还能不能继续做。
金城武以更高的利润诱惑刘青云从而套出自己集团内部的卧底是任贤齐(就是玩德州扑克时候刘青云给的那个眼神,你不仔细看根本不懂咋就知道了),随后牌桌上的三个人把任贤齐给做掉,以此获得更高的利润(不是哥们,有这么出卖自己队友的吗)。
但意想不到的是金城武用非常手段直接停供毒品,确实在事实上让利润翻倍了,但也让其他买家对于刘青云手上这批货格外眼红,于是刘青云手上这批货成了烫手的山芋,甚至还被警察查到货在哪了。
于是就在这次搜查毒品的行动中,刘青云靠着两边的信息差,让行动组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同时自己还能趁机销毁手中的货,但不料自己也在行动中被人做掉(不过貌似自己成了因公牺牲的烈士)。
随着金城武集团与政府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双方也即将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于是在电影的最后高潮,给集团前老总出殡这天,政府派了两单给古天乐的杀手集团,一单是杀金城武的大哥(他大哥是因为贩毒被通缉的罪犯),一单是做掉杀他大哥的杀手。
最终在古天乐突破重围进入葬礼现场时候,被梁家辉枪杀,同时梁家辉又顺手把金城武和他大哥给射了。
故事的最后,金城武的女友高圆圆暂时接手集团,而政府对外解释是古天乐作为通缉犯闯进现场杀了两人,导致一死一植物人。
所以最后就是这三伙人没有一派是好人,也没有一派是绝对的坏人,反正都是游走在灰色上的人。
但最后,估计现实中的香港是被黑的最惨的,故事里除了香港下雪了,竟然还出现辐射区这种地方,让我一度以为是不是跟《焚城》联动了。
此外香港警署和港府估计是第二被黑的最惨的,警察为了钱竟然能贩毒,至少在新时代下的如今我们估计是见不到了,而香港政府为了拔掉金城武这一家子,不惜颠倒黑白,操纵媒体,但手法做得这么糙,甚至要靠借刀杀人这种手段,雇佣杀手从而不弄脏自己的手,仿佛有一种回到上世纪的港英政府时期的感觉。
说实在的,看完后总感觉导演想讲一个《黑社会》一样的故事,坏人们最终都没有好下场,但在如今的社会下,黑社会在香港存在的土壤已经没了,但故事还是上世纪黑社会的框架,仿佛香港这些导演除了黑社会就讲不出其他好的警匪片一样,也让观众感到发笑。
而最后,看着这么多大咖的参演,以及这部让观众等了多年的电影终于上映,只能说即浪费了这么多明星资源,也浪费了观众的期待。
下次咱把故事拍的简单些,用不着讲得这么神神叨叨的可以不。
3.5/5。
首先在大屏幕上视听效果还是很好的,演员都太好看了,制服古天乐帅得惨绝人寰,金城武和高圆圆那个驻足在车上的镜头让我单纯地欣赏两位优秀人类建模。
演员的演绎都在水准线以上,至少让我在影院收获了视觉的满足。
总体没有一些评论说得那么无聊吧,大体上能看懂他在讲什么故事,观影体验还行,结局也算是如梦如幻吧,如果叙事能更流畅不这么碎片化,as一部比较好看的本土类型片我也能给到4/5。
以下是吐槽:你告诉我这是1994年??
fine,我勉强接受了这是一个哥谭式的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
电影本身的情感我认为是浮于表面的。
比如,这里需要一段王家卫式的沉默脸加自言自语的金句加空镜,于是来了一段。
比如这里传统黑帮片都会有类似的走向,类似的伤感,于是来了一段。
整部片子唯一让我有点惊讶的是最后梁家辉那里,我认为他这个角色还是演绎得很有魅力的。
如果说浮于表面的情感只算程度较轻的缺点,真正让我略有不适的是部分场景从观感上就做得让人不适,而那里应有的情感处理却过于景观化了,比如那几个女警**的镜头,以及一些其他的地方,它理应给人一些更真实的触动,可是它没有,给我一种说着做作的旁白,实际上的镜头语言却已经到冷漠地观赏着的地步了。
2025年这样的女性角色的处理和情节安排实在是过于过时。
再加上镜头叙事太过细碎,文戏也没有那么好,导致我全程就是无法理解这些人的情感逻辑,而情感和人物背景也理当是支撑人物行动的一环。
是一部很适合截图的电影……
导演的心路历程已经通过古天乐那个角色说出来了:不想干了。为什么?不知道,感觉越干越生疏。
9.5/10 #Cannes78 真正属于新世代的黑白片,出身富商的纨绔子弟麦浚龙完成了一次谋杀自我的个人指涉:老钱与新钱的交替伴随着机制的瓦解,而顽主与玩家的野心只会伴随着毁灭,红色的渗透和介入不会在阶段性成果后停止,我们能拥有的只是纯粹的阶级物质美学,坂本龙一,安藤忠雄,定制西装,华服与名酒,姿态下的发生的真相并不重要:开放世界游戏过场动画,武器升级,冰岛,辐射,一种属于新时代的昂贵赛博,但并非朋克,而是来自上层社会的自我葬礼,而他们能做的只是最后的癫狂。福岛的辐射与冰岛的梦想,麦浚龙回望自己的歌词,本片融入其艺术体系之中,一种他们的特权所能赋予的致幻药,最重要的是,他深知如此。最后的长镜头及其令人难忘。
一星给一直在红毯上照顾高圆圆的绅士梁家辉先生
金城武的贵公子范儿还是帅,角色内心挺狠的,梁家辉的深沉,刘青云的纠结,都值得细品
导演一改印象中彩色霓虹林立的香港,而是用极为克制的调色呈现出一种被大雪笼罩着的异质气息。这里充斥着混乱,暴力,欲望和人性。许多CG镜头都赋予了场景一种特质的舞台感与游戏感。在这种独特的镜头语言与美学风格中,血迹与白雪(亦或白色粉末)不断交织,构成了影片的母题,也最终交汇出人物宿命与人性原生的恶。动作片与犯罪片的爱好者应该会很喜欢,只不过首映式听的粤语对白加上英法双语字幕确实会影响到对于剧情的理解和体验的。
只能说是麦浚龙声色光影四位一体的行为艺术之一。虽然台词深不可测,文戏讳莫如深,打戏不分你我,但是置景叙利亚水泥风,摄影暴力冷硬,画风黑白华丽。有几个亮点,金城武在高智能一千平隧道睡床中醒来,用香炉和试管制咖啡,麦浚龙第一次撞上刘青云后在铁皮车厢上投下的鬼魅光影,这几个场景格调高不可攀;一开场的无差别暴力事件也是干脆利落,香港街景代入感十足。这是一个下雪的香港,是一个不想让下一代同自己一样的香港,但是你有啥困境啊?金城武模糊不清的困境和李氏与zf的明喻形成了不适配的对比。
#Cannes78# 预料之中的不知所云但又是预料之外的美得不可思议。当香港(甚至是华语)影史上最好的美术和置景遇上几乎为零的剧本,结果究竟是什么?这个片子的意义可能五年十年之后才能回答。目前看来(假如没有潜文本的话)它就是一个拍了两个半小时的大型装置艺术。
#Cannes78 简直如坐针毡….真的不能好好讲故事吗 导演你真的很适合搞时装走秀 每个人都很有型 但剧情真的一点没看出来 古天乐和任贤齐的角色存在意义以及最后的酒吧戏意义不明 金城武和高圆圆两张伟大的脸 同场很多人都提前离场了 导演你创造了一种只有自己能理解的艺术 看完头疼到现在 导演赔我点精神损失费 还有请不要再装b了放过观众
所有的角色都仅仅是营造氛围的工具,麦浚龙所创造的一个失序下的所谓的秩序世界,所有角色都在失序和秩序之间反复徘徊,最后达到一种最为黑暗的状态。我们的出生没得选,时代在变化却又从未变过,一切都将重蹈复辙,或许这样的游戏会有人试图打破,但最后的变与不变,不如说是麦浚龙留下的一盏灯,我所希望的是这盏灯在50年后仍残留着微光…片尾字幕两次铭记坂本龙一先生,全场只我和我的邻座鼓了掌,或许这次告别有些可惜
感谢麦浚龙让坐隔夜巴士急匆匆赶到戛纳的困倦的我终于睡了个好觉:)
拍完多年,终见天日,大牌云集,却没有预想的爽;故事就是传统香港黑帮片中“子承父业”的老套剧情,飘雪昏暗的香港也没能为文艺性兜底,反而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两兄弟的斗争不够冲突,杀手那一条线也莫名其妙,警方一派亦正亦邪却也不够气势;勉强三星
这是香港电影最后的疯狂,在这个极度冰冷压抑的世界里,不计代价地,用尽最豪华的阵容,花光最奢侈的预算,打光最后一颗子弹,只为了讲一个不会留名的故事,提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发一场无人能懂的疯,最后亲手把一切埋葬,奢望着这场盛大的自掘坟墓,能换来真正的洗牌,真正的重生
在大荧幕观看麦浚龙这种极具特色的风格,简直是空前的一种冲击,冰冷阴郁的病态美感贯穿始终,艺术性极高的港片
零分。本届戛纳最抽象的玩意儿(当然是贬义),也许麦浚龙拍出了一部有且仅属于上流阶层的装x电影(结果还装失败了)。看完很生气,白白期待这么久,这么多年原来憋了坨大的,装什么超现代警匪片/装置大电影,这不就是个烂网剧吗?叙事烂就算了,影像也这么烂是真没想到。如果说阿里艾斯特的《爱丁顿》还有点东西的话,毕竟它用一种虚构的疯狂(后段近乎脱轨的文本)直趋现实的混沌 —— 当下美国社会的动荡现状,那么麦浚龙这片则是压根放不出一个屁。退一万步讲,哪怕作为时装片这都糙成了什么样?廉价网剧质感,演员梦游走秀,全片不知所谓。
第一点,你把我的女神高圆圆用那个头型发型怎么跟屎一样?我是不知道那真是丑,审美在哪里?第二点,我睡了两觉两觉啊。两个小时一直把他弄得困死了,什么故事我都不在乎了,我只是觉得这个电影没法看了已经。第3点这个电影到底要讲什么?放了那么多人,放了那么多线。连收都没收起来,硬他妈瞎弄啊,完全看不出来生活逻辑,胡闹啊。第4点就是他妈烂,我没有别的可说的了。
我是文盲
其实有点可惜。风格,美学,奇观都有了,但是故事乱套,节奏又快又慢。慢的是感觉每个人的故事线都是一匹布那么长却温温吞吞在讲,快的是每个人像走马灯一样匆匆来匆匆走。看之前觉得网传原片六小时大概率又是营销手段,看完觉得确实有可能,拆成三部曲或者6-8集迷你剧可能更好。
影像可以,末世背景有点意思但用力全在角色刻画,主题也啥没看懂:正邪不绝对?创造禁毒世界?
戛纳午夜。其实有点像一个华丽制作的短剧🥹。金城武没来有点失望 金城武还是帅的。全片制作宏大。但广东话加英文字幕真的有时候不太明白在讲什么。确实是哥谭式香港,场景设计风格感很强。但感情线太莫名其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