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回看了全家福,这部通过古建讲述中国历史变迁的电视剧,当年一经播出就收到了广泛的好评。
但今天笔者不谈历史不谈古建,想说说剧里年轻人们的爱情。
第一对想说福来和新生。
那个年代里被定性的人是很被看不起的,当她还是小粉蝶时这个傻小子就决定了这一辈子非她不取,不顾别人的指指点点,是很需要勇气的。
他们的爱情想要坚持下来太不容易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幸好他们还是走到了最后。
在被别人看不起的情况下,也许你想证明什么都是徒劳的,但至少你得有敢和命运抗争的勇气。
既然得到不容易,就真的不要轻易放手。
也许对于弱者来说,占有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拥有呢,毕竟如果只想拥有的话,她就真会长翅膀飞走了。
故事的最后,当福来还如当年一样给新生端来那碗糊时,他想的一定是:我这辈子没有选错人,当年的红颜永远不会老去。
第二对是门墩和玲子。
也许有人会说,玲子太过矫情,这么多年和门墩赌气就只想等他说一句服软的话。
也有人会觉得门墩太没有情商,当初做出一丝丝妥协也许就不会等这么多年。
剧本和生活总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我们总可以窥出一些端倪:在爱人面前也许应该放下你可怜的高傲和自尊,才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被耽误太多年。
这俩人的性格太像了,就和两只刺猬一样,只要互相靠近就一定会受伤。
只有互相给彼此合适的空间,一直选择相信对方,才能让爱情持久。
第三对是华子和坠儿。
这一对的爱情应该是让很多人羡慕的,两个人共同经历了很多磨难,也一直愿意为对方着想,才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础。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一直不如老婆是很打击自尊心的,所以我可以理解华子后期的转变,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是个好男人。
他就是为自己的女人付出太多了,却感觉收不到同样的回报,这样的心理落差让他觉得很郁闷却无从发泄。
而对于坠儿来说,也是习惯了在这段感情中被保护,这么多年了她也还是当初那个小女人,却没意识到她的男人已经累了飞不动了。
与其说是坠儿做的那顿饭感动了华子,还不如说是他终于觉察到了坠儿的付出,想到了过去的种种曾经,想到了他们当初的温存,有了这些还有什么坎跨不过去呢。
有些人注定就是不会分开的,他们就是这样的。
最后想说的也是最令我感动的别佳和鸭儿。
那个苏联小子在剧里给过我太多的感动了,他就是鸭儿的灵魂,没有了他鸭儿也就不会真正的“活”过来。
从他摘枣给鸭儿吃问她愿不愿意做自己的女朋友,到车站送别时他看鸭儿的那种期待的眼神,再到重逢时他喊出的那句鸭儿我的鸭儿,这个傻子真的是用最笨的方式玩出了最深沉的浪漫,这样的男人太可遇不可求了。
再来看鸭儿,其实她什么都懂只是不愿意说,她更愿意将自己的情感深埋心底,她对命运的妥协也许是不得已但绝不是放弃,在她心中永远都只有那个永远英俊的长发苏联男孩。
他笑起来时整个世界都温暖了,他就是她的太阳是她的全部。
我们无权利去评论鸭儿在人生道路上的每次选择是否正确,只要结果是完满的又何必在乎过程呢,真是对的人等个三十年又何妨,这就是缘分。
对一个女孩来说,初恋是无论何时都忘不了的,因为他第一次走进了自己的心;而对于鸭儿来说,这个人不仅是走进来了,还在离别时把她的心也带走了,一走就是那么远一走就是那么多年。
感情这东西就是没道理,是你的就永远是你的,不是你的再强求也不会真正得到,愿天下真正的有情人都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而且不会等太久。
人人都有一付善良的热心肠,滚烫滚烫的。
没有感受过那个激烈翻腾的年代,不会激起那些五味杂陈的共鸣。
萧益土、刘翠兰的鲜活、丰满的艺术形象,突破性的创造。
看得落泪。
在那样的年代能保持勇敢的善良的底线,显然是理想化的艺术拔高,写的很好。
现在电视剧的题材太雷同,太滥,太集中。
这种年代、家族戏太多,太俗;却能看到这样一部绝对不俗的好戏,真的可贵。
照一张全家福,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讲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但对一个干部特别是一名领导干部家庭来说,就是一种奢望。
如《全家福》中主人翁韩市长:父亲住在乡下,女儿出国上学,妻子工作在城市,自己在异地当官,这样的家庭想团聚在一起,谈何容易?这次机会来了,女儿韩琳琳国外留学归来准备与男友结婚,父亲也从乡下来到了城市儿子的家,然后想在孙女结婚的时候,一家人再照一张全家福,这是父亲的心愿。
韩英杰没有做到,本是出生贫寒农家子弟的他,带着父亲和姐姐的期盼考上了大学,再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从基层摸爬滚打当了副市长,还接受了组织考察提名为市长人选。
他的成长轨迹,令多少农家子弟羡慕和景仰,但他没有把握住自己,由于他的不廉洁和腐败变质,没有守住道德的底线、纪律的红线,大肆贪腐,收受贿赂,包养情妇,最终被组织审查。
结果呢?不仅仅是一张全家福没有照成,而是女儿与男朋友分手了,妻子因此处于疯癫状态,年迈的父亲受到打击住进了医院,在病床上离开了人世。
自己也身陷樊笼,失去了自由,落得了万念俱灰,想以死谢罪、一了百了的境地。
冲着吴刚和岳秀清来的,没想到秦海璐这么棒,喜欢死了!!
她的角色拿捏的真不错,我是很少夸奖大陆女演员的,岳秀清是不错,秦海璐后起之秀啊,原来
真好。
当然,最主要的,叶广芩的小说也给力啊,所以,这部剧,我喜欢!
从小看着大宅门、大染坊、康熙雍正这种剧过来的人,目睹并感受着国产电视剧的堕落,的的确确非常痛心。
如果有一天满屏都是新笑傲这种电视剧了,我不会感到奇怪,但也许到那时候我真的会放弃国产剧了,当然港剧、台剧、韩剧、日剧这种东西我是不会看的,到时候我也许转向美剧是个不错的出路。
如今同学们追求时尚,大抵是不会看《全家福》这种平实而深刻的东西了,然而正是时不时有这种电视剧出现,有这样的影视工作者的坚守,让我始终对国产剧保持着信心和优越感。
这部电视剧,就是纯正的大陆电视剧的味道,它不靠花花绿绿的画面来迷人双眼,更不靠男男女女精致的面孔来惑人心神。
它安静而有趣地讲述着历史的故事,静静地向这个民族经历的或动荡或辉煌的时代致敬!
有的人说它是主旋律,其实真心不是,它其实描刻的不是什么爱国者,也不是什么思想家,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捞了点实惠会跟着喊个”共产党万岁“,在那个特殊的动荡年代也会随波逐流,大家都被宣传口号洗脑他们也不会幸免。
它不是主旋律,但它充满了正能量;它不是历史剧,但却刻画了漫长的时光;它不是偶像剧,但它的角色比花瓶们拥有更加迷人的力量!
从建国前演到新世纪,一部跨越几个时代的家庭剧,以古建筑为题材颇有特色,给观众介绍了很多古建知识。
虽然时代久远,但故事情节忽快忽慢,让人有些把握不准。
几位老人的扮相倒是容易看到时光的变迁,然而配角子孙们则几十年变化不明显。
其实更关注的是老人的故事,但后半部分放在了一个忒不靠谱的孙辈身上,让人不爽。
故事讲到文革结束都很感人,但是后边的故事就像没了故事!
平庸乏味,年轻一代都没什么出息,演员形象猥琐,也没有老一辈的饱经沧桑的精彩故事。
大儿子柱子贯穿全剧,也没有什么戏,就是个龙套!
只会提提反对意见而已,什么事都反对。
而叔侄二人共追一个女人的重头戏,看得人直噁心!
乱了辈分,有不伦的龌龊之感!
人老了不会像中青年人那么对异性的事感兴趣,大谈60、70岁了还没完没了的吃醋、大闹,根本不真实!
疫情在家围观了下《全家福》这部剧,虽然吴刚老师演的不错,但是这个王满堂这个人设真的太气人了!!!
王满堂一个穷小子来北京打拼,大妞不嫌弃嫁给他,他靠着老婆家发家,没有一颗感恩的心,自己有本事了就对大妞指手画脚,这不是典型的凤凰男吗?
临老了还看不上自己的老伴,买个毛衣还惦记着学画的老太婆,哎呦喂,真是够了。
本来四合院就是大妞家的,让周大夫和刘姐免费住就够意思了,坠儿的老公为了分房子让他们搬走有错吗,我觉得没错啊,为什么死皮赖脸的占着人家的房子不走呢,还让大妞去道歉,果真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吆喝声大的就有理,刘姐还觉得自己做的很对呢,要不是人家王家收留你们,大妞在最开始变卖家当养活一大帮人,哪有你和周大夫什么事儿啊?
这个王满堂整天就会挤兑大妞,还重男轻女,大妞的病都是他给气的,这种凤凰男太气人了!!!
大妞的人生也间接说明了,中国社会女的当家庭主妇就活该被丈夫挤兑谩骂,不但要洗衣做饭生儿育女,还要有自己的工作,做女人难,做中国女人可真难啊!
(文/小义大道)看央视一套播出的开年大戏《全家福》让我想起小说《白鹿原》,几代人那纷纷扰扰的人生如一部历史画卷般徐徐展开。
平凡人的普通生活随着历史的变迁产生着或多或少质的变化,鲜活的人物性格搭上活色生香的生活成就着别样丰富的诗篇!
依稀记得《白鹿原》里那原汁原味的陕西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而《全家福》里的京味儿根正苗红,王满堂那一口的京腔让人听着就舒心。
老北京城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出剧将老北京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变化和悲欢离合向我们全面铺陈开来。
得知此剧现在收视率成绩不俗,相信有一半观众都是被老北京的纯正味道所吸引吧!
《全家福》里虽然以老北京胡同里的普通人家为故事基调,但背后却是老北京城的古建筑这样宏大的背景,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庭院内外的砖瓦影壁都向我们展现了京城这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城市的精致与文化。
近半个世纪的老北京风貌变化被搬上了大屏幕,历史与城市的关联深深的牵动着观众的心!
1947年王满堂带着风水先生老萧和一干徒弟们为一个阔老太太王府的营造,解放后王满堂接到的第一件工作,就是修建天安门,迎接开国大典!
在恢复生产阶段,上级决定,以隆记营造厂为基础,组建一支北京古建工程队,满堂的古建队开始修建东直门和西直门。
听着王满堂不断叨念着:天安门、东直门、西直门……这些我们熟悉且目前仍在的名称,身在北京的我们不由得觉得亲切,他们变成如今的模样原来是这么一批值得颂扬的工人的心血和结晶。
剧集中王满堂对于北京古建筑的珍惜和爱护,也更是体现了老北京人们对自己城市深深的爱。
撑起这部剧京味儿的是胡同里大伙的那一口口北京话儿,字正腔圆且京韵十足,在他们的话中可以听出老北京们的底气与这个城市的气度,也让整部剧接上了地气,说起话来对谁都称“您”还有满嘴的“儿”话音。
剧里的主人公也是个个都颇具老北京人的说话特色,王满堂为人正直,说起话来也是直来直去,从不绕弯和服软:“行了,什么都甭说了”;周大夫说起话来听起来谦逊有礼,实地里却是将炮都放在话里跟老抓着他不放的刘翠兰对质“那是那是,我能跟您比嘛,您多厉害啊”;风水大师萧益土则是满嘴的贫话,但心底却是善良的义气人!
很符合老北京人的形象,到现在你在北京的出租车上还能找到一堆跟你乱贫逗你乐的司机!
尽管这是一部平民史诗剧,但剧中人物的人生却并不那么平淡。
随着历史的变迁他们的人生也呈现着跌宕起伏的轨迹。
王满堂由于历史的特殊原因一人就有两个媳妇:麦子和大妞,他们分别给王满堂生子,在一起时倒也渐渐能和平相处。
而王满堂本人是个转不过弯的臭皮匠,一旦认定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
柱子虽然不是大妞所生,但对他视如已出,大妞表面上刀子嘴却是颗易碎的豆腐心,还有老萧表面上看个圆滑世故的风水先生,却总是为王满堂两肋插刀,是个有情有义敢担当的纯爷们!
正是这样的鲜活的人物性格促成了这部戏的平凡不平淡,这些细节的描绘将老北京人的乐观豁达的精神也极大的表现出来了!
深厚的北京历史文化底蕴、世事变迁中的人情事故、鲜活浓郁的生活气息是这部戏收视率的保证。
当下大家都觉得年味太淡,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越来越被遗忘,品着《全家福》里的京味儿,相信大家能开开心心的过个大年!
全家福这个电视剧,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温暖的电视剧。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住在北京四合院中的王满堂,刘翠兰以及周大夫当许多四合院中的普通人物的生活。
住在四合院中的他们经历了战争之后新中国的建立,以及新中国之后一些努力的付出,同时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然后是文化大革命之后见证了祖国的崛起。
他们是普通人却也不是普通人,他们是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中国人。
就如王满堂一样,它是一个古代建筑的建筑。
战后大地沧桑的面孔经过它的什么修复之后又变得熠熠生辉。
所以这个电视剧真的非常具有时代特征,也具有时代意义。
同时这部电视剧的演员梦也是非常出色的,是由吴刚等老戏骨来演的,他们用他们精湛的演技为我们演绎了住在北京四合院中普通人民的生活,他们的精湛演技将自己与角色相融合,给我们演绎了一部非常经典的电视剧,所以这是一部值得看的优秀电视剧。
「One Last Kiss」剧本和现实的穿插非常非常好,戏剧和电影的情节和真实的我们活的现实。海边的假期如耳边的一首歌,爱是耳边的歌曲。今后的日子里海浪扑上石子滩的声音还将不断回响。那些澎湃的短暂真实。你感受到活着的时刻。就着自己的垃圾俄语和讯飞听见勉勉强强看完了,看完的感觉和她们回程路上的心境如此相似。
挺浪费时间
假期结束之后你还会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
那个夏天会是永远属于你的。
intima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x
丰富的感情流动 不管是群像还是两个老师的塑造 假期结束了 戏剧结束了 但会永远记得这个夏天和你的眼睛颜色
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
夏天不要结束让我永远记住你眼睛的颜色。
好细腻的电影
跑到别人的婚礼,🧧还能刷卡…..
三星半。传说中的三小时版本会不会更好。有无人来分析下海报。
吃饭和在车上的群像拍的太好了。几次感受到了压力底下的悸动。两辆车、两种身份,完美的依据两位成年人把群体切割成了两部分。形成了上行下行两条穿插的感情线。孩子们和戏剧老师先扬后抑,教导主任先抑后扬。剧场是转折节点。两个群体的情绪在话剧过后实现了转换。太漂亮了。两个面具拍在桌上的时候,连我作为看客都笑出了声。戏剧的意义是什么呢?不是表演或者获奖,而是在意识到快乐短暂洒泪不舍的时候,我们能勇敢的说封存住这杯夏日的酒,夏天就永远不会离开。什么是真正的儿童艺术?不是表演我们心目中的孩子的模样,而是走进真的孩子,观察、融入她们。车窗上的爱心会被新一轮的雾气遮盖,再见了,玛利亚。最不幸的就在于,我们已经到了明白封存的酒也无法永存的年纪。未来不再会有我摔倒在你身上,也不再会有踢翻的那瓶酒了。
“他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缝间溜走,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 它都将永远属于你...”细腻的剧本让这句“台词”更加贴切,两个人的性张力在每一场合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喜欢最后的机场告别吻,小心翼翼又热情奔放,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喜欢,开放式结局也算是俄罗斯社会的happy ending了,毕竟生活的可能性大过体制的死气,我可太喜欢Tanya这样明媚的女性了,Maria的知性是多少人恋姐的答案,诚意满满的小成本电影,非常喜欢!
夏天海边,为你的任性花掉五千放生的生蚝。闯入陌生人的婚礼吃饭跳舞,这是一场梦还是真实。假期结束后你还记得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电影里的戏剧对话和两位爱人之间绝口不提的心声形成的互文性,最终化成车窗上寒气呵成的爱心画下句点。暧昧、微妙和旖旎的气氛一直在两人间流动,却不需要交缠的肢体甚至暧昧的逗引,女性之间自然而然的尊重和了解,就让情感好像在互相交错的凝望里悄悄盛开了。ps.这什么年上年下绝美宠溺好哄天仙配啊!不敢相信要是有后续真能在一起两个人日常绝对滋滋冒火花啊!再ps. 那个老公真得长得像一只僵尸猪啊!
一部小片子能探讨这么多东西,真的很值得推荐。从剧本到演员,整体上都很精巧、很用心,台词也设计得很有心意。虽然偶尔画面比较抖动,但仍然瑕不掩瑜。[剧透警告⚠]塔尼娅的个人魅力,两位老师之间陡然上升的感情,青春期无疾而终的恋爱,在儿童剧比赛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大人世界,看完心情有些淡淡的忧桑……只能说毛子在这方面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还是很多的。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吗?这个夏天会成长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心跳共振的印记🥹
颜值都很在线 年下自由文艺会撩 年上也好宠她啊 结局很好品 “你知道她眼睛的颜色吗” 结尾那首歌好听的 不过吻戏是一点没看到啊 是我看的版本问题吗 对了年下好像年轻的kate box
克制又勇敢。主创们很厉害~
没想到俄罗斯人对待感情也如此细腻啊,好喜欢拿下面具的戏,以及话剧和生活台词的互文。突然感动,今年看了好几部以前没怎么看过国家的电影,同一个世界依然会被共通的情绪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