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她问过,月亮还要圆多少次,她才能在天上见到你。
那也是一个这样夜朗风清、明月高悬的夜晚,她抱着你那烧坏了一半的白色盔甲,和苏茉尔一起围坐在篝火旁。
你战死的消息传来,她早已不能自己,皇太极欲娶她为侧福晋的消息更像一把盐洒在伤口上,那么痛,那么痛,痛得几乎要昏过去。
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而她心中的月亮早已在穿上喜服的那一刻,或在她冷冷地站在悬崖上看着苏茉尔痛哭流涕时已注定永远失去了一半。。。。。。
她以为,从此为了你的仇,你的怨而生,她发誓用一生来殉你。
可你,却带着重伤从察哈尔逃回来了。
你们的爱是否注定了凄凉?
月亮毫不吝啬地向大地播撒她的光华,又是一个天清月朗的夜晚。
几经一番血雨腥风,手握权柄,在一个时代里反手为云、覆手为雨。
你好像什么都有了,地位、权力、金钱、美女,你又好像什么都没有,你始终无法和她在一起。
醉生梦死,你看着吴尔库霓逢迎的微笑,竟错将匕首当温柔:心中又想起科尔沁草原上玉格格的盈盈浅笑。
你醉了,窗外月光柔柔地照进来,你心中一痛,大叫:“关上窗子,我不要看月亮!
”福临慢慢长大,叔侄的矛盾冲突越来越烈。
你加紧了步伐,调动着永平城的驻军。
你赌气要“兵谏”,不为皇位,无关其他,只为心中最纯最真的惦念。
可她还是知道了,竟然怒不可制。
你在她心中,在她儿子,江山面前突然变得一钱不值,她拿着你的誓书咒你“断折而死”你的心仿佛被人狠狠地捅了一刀。
泪水只能让冰凉的心更加凄凉。
你看不见,她眼中也隐忍着泪光。
那一轮明月,照着你的王府,照着她的寝宫,是否,你们都曾遥望同一个月亮,都曾痛着同一种隐伤?
你和她的月亮,早在许久以前,也许就在你出征前一天夜里,在你们爱的凝视中化作永远的伤痛。。。。。
又一个月夜,你在大帐中饮着苦酒。
月色悠然。
抬头间,苏茉尔一身戍装地走进来,你心中一亮,又马上黯淡下去,你以为这就是永诀。
你走出帐外,月凉如水。
马儿缓缓,她袅袅的倩影又一次映入眼中。
你苦笑:“事已至此,再见何益?
”她强忍的泪水无声流下,她看不见,转身的你,眼中的泪光点点。
你问她,假如你和福临同时掉进一条河里,而她只能救你们其中一个,她会救谁?
她肯定会救福临。
你心中早有答案,但忍不住再问,仿佛要亲耳听到,心才会真正绝望。
她急促地呼吸,手无足措地表白:“是的,是的,我会救福临,可是多尔衮,我会和你一起死!
”万种悲凉在旷野这烈烈风中传递,撕裂着你的心房。
你一阵悲伧,把她搂进你温暖的怀抱:“我信,我可怜的玉儿。
”天地那么大,只有这小小的马背能容下你们。
马儿跑起来,缓缓地。
你是否想起第一次见到她时的策马奔腾?
她,科尔沁草原上的福灵阿。
“你从天而降的你,落在我的马背上,如玉的模样,清水般的目光,一丝浅笑让我心发烫。
”玉人的模样老去,历经沧桑的心再也不是纯净得如清风。
幸福总是仿佛触手可逝,很快已是旷野尽头。
你没有太多的犹豫,纵身下马,还是那么地潇洒。
你轻拍马背,看着她的眼眸:“去吧,玉儿,你应该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抛在旷野中,这是你的命,我的命。
”马儿跑起来了,你紧握她的手慢慢松开,松开的一瞬,那轮圆月正夹在两手之间。
她回头悲凉地看着你,你静静地站在旷野中,“我没有那种力量,想忘也总不能忘”你静静地站着,这一站,已让三百年前的哀伤与凄凉传到我的心上。。。。。。
看完这部电视剧,我也只剩下沉重的一声叹息!
生命之中多么多的不可承受之重!
【你从天而降的你落在我的马背上如玉的模样 清水般的目光一丝浅笑让我心发烫 】大玉儿,那个草原上如精灵般的玉人儿不经意间就撞进了同样不经世事爽朗少年多尔衮的心里。
如玉的模样,清水般的目光紧紧地拴住了多尔衮的心,青梅竹马互生情愫互许钟情。
在多尔衮相继遭受父皇崩逝、母妃被逼殉葬、得知骨肉兄弟迫害时,是大玉儿在支撑着他,给他鼓励给他动力给他奋进的力量,身为看客的我多么想这段美好的感情得以终成眷属!
【你头也不回的你 展开你一双翅膀 寻觅着方向 方向在前方一声叹息将我一生变凉】大玉儿深爱着多尔衮毋庸置疑,但是这份爱在亲儿子福临面前也要退让,于是她只能头也不回的往前走下去。
她希望儿子坐稳江山,大清朝得以稳固,但是面对日益权重、对她用情至深、念念不忘要把她拥为己有的多尔衮,她只能对他若即若离,以柔情拴住他称帝的野心。
两人彼此相爱渴望,却又偏偏不得不彼此算计,让人叹息惋扼。
【你在那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看不见你的眼睛是否会藏着泪光】多尔衮是情痴,在这部戏里致死都被大玉儿的爱困着。
他骑上战马踏上征场攻城略地手握权柄,他有野心有能力有威望。
但是通通都不敌对大玉儿的爱,他可以为她抛弃野心放下江山,只因不愿她的眼里含着泪光。
【我没有那种力量 想忘也总不能忘 只等到漆黑夜晚梦一回那曾经心爱的姑娘】然而倾尽一生也是爱而不得,多尔衮只好转身避走战场,当他在战场上轰然倒下时我觉得这部戏也走向尽头了,看着他手里还紧握着爱人送给的荷包时,心里无限悲凉哭成狗。
当大玉儿听闻多尔衮死讯时怔怔地坐在床上,一滴眼泪都掉不出来,那种难以名状的悲痛似乎从屏幕里穿透了出来。
一段刻骨的爱恋多尔衮选择了解脱,他回到自己的梦中去寻找那个大草原的精灵,而大玉儿还在坚韧行走着经历了勾心斗角,经历爱人逼迫亲子猜忌,经历生离死别,一个女人的心还能承受多重的苦痛费尽一生思量,换你一声叹息。
原创 2004-02-25 02:27:00一 宁静的孝庄 从《红河谷》、《黄河绝恋》到《杨门女将》、《孝庄秘史》,我终于承认宁静是个真正优秀的演员,同时也是个真性情的优秀女子。
《红》、《黄》两剧中,宁静已够光彩照人,但我以为那主要得益于她出众的容貌,也是因为剧本刚好符合了她的本色。
而在《孝庄秘史》里,我突然发现宁静的底蕴和气质竟是如此深厚,可以上可以下,可以进可以退…… 在该剧中,大玉儿少女时的青春美貌、活力纯挚,少妇时的温婉体贴、妩媚风情,成熟时期的果断刚毅、从容睿智……一个女人所有年龄段所能有的极致的美丽都需要被完美演绎。
从一个至情至性、为爱情不顾一切的小姑娘,到后来端庄娴雅、为了顾全大局一再隐忍宽容大气的后宫弃妃,再到母仪天下、又置身于两个至爱男人夹缝中的“圣母皇太后”,这戏难演,难就难在把握一个“度”字。
少女时代还好演些,毕竟那时的大玉儿,虽然也分寸得体、进退相宜,但究竟还有敢爱敢恨、喜怒形之于色的权力。
而后来,面对她生命至亲的三个男人,她一直处于进退两难、万般皆是错的尴尬局面。
而更苦的是,她所有的感情和心绪,都不能有丝毫的泄露。
她必须保持尊严、保持自我、同时又不可以伤害任何人……她的一生,除了快乐自由的少女时代,就只剩“隐”“忍”“奉献”四字了!
对情人多尔衮,她不能亲、不能疏、不能爱、不能恨,一生的爱和思念就眼睁睁地被自己葬送在对大清、儿子和道德舆论的压力之下;对丈夫皇太极,她不能亢、不能卑、宠不可娇、辱不可怨、唯一能做只是默默承受,包括先时的极荣和后来的极耻;对儿子,她不能厉、不能荏、不能解释、甚至也不能挽留,还常常受到他的误解和伤害。
该剧中有一段戏,令我颇费了一番思量 就是在皇太极发现大玉儿和多尔衮曾经的一段感情,又经过一番试探后,对无辜获罪的大玉儿莫名其妙突然冷落的时刻当时皇太极对大玉儿其实仍然是爱不释手的,只是想借用手段来“征服”其全心的归顺只要大玉儿撒个娇、求个宠、告个饶,他就会重新对大玉儿倍加爱宠可惜,他的方法用错了人也许换了任何一个其他的女人都会就此臣服于他毕竟,他是人中之尊,也是一个足够魅力的男人…… 可惜,这是大玉儿。
聪明绝顶的她虽然很明白是这么回事,却打定了主意不低头、不求饶。
“他如果好好待我,我自然爱他敬他。
可是……”她的真实想法剧中是借温柔贤淑的皇后之口劝说皇太极时说出的:“玉儿她是一个人啊,泥人它还有个土性呢你要她,就宠她;你不要她,就冷落她,不理睬她这算什么呢”直到最后来,皇太极后来给了她公正的待遇和评价后,她也只说了一句话:“如果撒娇求宠,我会瞧不起自己的……” 她是大玉儿,她不会为不值得的东西降低自己,永远不会。
即便是万人之上的皇帝,即便是对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丈夫,也不能。
接着,就是大玉儿的寡妇姐姐进宫,突然就蒙了皇太极的万千宠爱,势头比任何时候来得更猛烈初时大家都知道皇上是借此来刺激大玉儿,以为这下大玉儿总该告饶了、知道厉害了吧?
岂料她在瞪大双眼后反应过来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恭喜姐姐请皇上给姐姐一个正当的名分” 我知道,那一刻,她的心里冰凉透顶而又平静如水 “我知道我自己在做什么”在苏茉尔焦急而又不解的目光中她淡然一笑,低下美貌如花的脸蛋继续看书娇媚性感的身子在寒风中弱不胜衣却绝不颤抖 看到这里时,我服了真的服了这也许可以解释为她的确理性智慧尊严,也可以解释为她的确不够爱皇上、在乎皇上(如果这个人换了多尔衮,她会不会在意一些、会迁就一些?
)可最千真万确、无庸置疑的是:她,的确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女人!
……母仪天下的重任,舍她其谁?!
这个女人,一生看起来似乎风光无限、大富大贵,而实际上她可怜地从来没有真正得到过自己想要的幸福。
她的一生,完美但不快乐,无瑕但却充满遗憾。
我异常喜欢她、钦佩她,这个女人中的极品——得天独厚、福慧双修,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
而与此同时,我也喜欢上了成功诠释(基本上)她的宁静。
二 胡静的苏茉尔 找到演苏茉儿的这个演员,真是导演的幸运。
一个配角竟然能演的如此真切和可爱,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那么的妥帖,那么的分寸得宜,即光彩照人又不喧宾夺主。
这个角色,也是需要从少女一直演到老年,在我看来,应该也是难度很大的,可是这个刚出道的年轻演员(应该是的)竟象是信手拈来,好象她已和这个人物合成一体一般。
活脱脱演出了苏茉儿少女时的泼辣娇艳、聪明伶俐,年老后的精明事故、慈祥厚道,而唯一不变的是眉梢眼角的灵秀端正和对大玉儿一生不变的忠诚相伴。
她和庄妃之间,不仅仅是主仆关系,更多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密玩伴、同甘共苦的战友,最相依为命的姐妹……她才是大玉儿一生唯一的亲人和知己。
我太爱这个演绎塑造得如此成功的人物,于是也牢牢记住了这个新面孔的名字——胡静。
PS:刘德凯也是我一直比较喜欢的一个男演员,“咆哮马”在该剧里表现也很不错的。
憑著演員陣容,演員演技,都要打五分啊!!
「關於演員」馬景濤那副認真熱血的表情really got me! 每次看到多爾袞在皇太極面前裝忠心的時候忍不住歎馬景濤真太特麼會演嘞!
女演員都很合意除了宸妃. 大玉兒的姑姑當真大氣典雅雍容華貴. 寧靜的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啊!!
唯一美中不足要吐槽的是寧靜的聲音沙啞... 舒暢那麼水靈怎麼就沒紅起來??
天地良心啊「關於人物」生在帝王家的多是仇恨背負終身,步步驚心,身不由己. 親兄弟之間的權利之爭染上太多鮮血.①真心為多爾袞打不平.無論什麼時候,一見到玉兒就軟下來沒有主見沒有了自我,被孝莊降服算計了一輩子.用算計這個詞不為過…②孝莊偉大過頭·太賢惠識大體過頭.自我犧牲意識太強...一個年輕女子可以將自己的福祉\喜怒哀樂不顧,把江山看得比自己的所有都重要.孝莊一生受得委屈痛苦無奈數不盡,但她比其他人過得要舒心些(如跟多爾袞比):人總是想著失去的,虧欠自己的,日子該怎麼過呢…③從發展心理學來講,孝莊拿大清基業來壓福臨把他逼過頭了.兒子畢竟年輕哪會只先想著天下後想自己. 福臨叛逆期跟多爾袞不和實在太可惜嘞.「Qs」歷史上博果爾真的因為封王宛如的事自盡????
宛如死前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一口氣不來,往何處安身?
多尔衮死的时候,倒在草原的中央,一幕幕往事在眼前重放,想起他们最初的相识,只是没有背负、没有欲望、没有大清,相互爱慕的少男少女,而最终却只能怀揣她赠的那一个荷包永远埋葬于这个他们敖包相会的草原之上。
盘旋的鹰是他想要飞回她身边的不舍还是她想再看一眼的思念?
二十年以后的玉儿要多尔衮在“她”和“权势”之间选择一样,她希望他犹豫,那样她便能保住她的儿子,可是她看到他犹豫,又难过的无以复加。
可是犹豫又怎样呢?
他不是一样还是做了选择,还是选了她吗?
可她一开始就只是在用心计赌他已不如当年的不顾一切罢了。
两个都变了的人,至少多尔衮还是愿意选择爱情的,只是她不能了,却反而理直气壮。
多尔衮说“玉儿,或许你是对的,你总是对的。
”多尔衮死了。
她说“这个我深爱了一辈子的男人,他说都不跟我说一声,他自己就死了。
而我,竟不能为他流一滴眼泪……”她笑,她哭,可是她后悔吗?
月亮又圆了,那么明,那么亮,他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是真的了,任凭月亮再圆一千回一万回,他也不会回来了!
故事开始的时候,是孝庄看着宫墙外的飞鹰,问自己:“我是谁的女人?
这辈子,我最爱的是谁,丈夫、情人、还是大清?
幸运的是,他们都曾经爱过我,不幸的是,我不能只爱他们任何一个!
”—————————————————————————————————————————多尔衮:世界这么大,可属于你我的,只有这草原上的马背。
走到尽头了,你看,连马儿都知道,玉儿,你应该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抛在旷野,这是你的命,我的命!二十年前我失去了额娘、失去了皇位、失去了玉儿!
二十年后我依然没有额娘、皇位、玉儿!
我现在有的只有权力,这是我出生入死、一刀一血的争取来的!
玉儿、玉儿,我爱了一辈子的玉儿,追我魂索我命的玉儿,能不能告诉我,我这半生马上鞍上、刀里枪里所为何来?
该我的,我居然一样都讨不回?
玉儿,你咒我?
我们这样的情分你居然咒我?
为了你我放弃了垂手可得的皇位,我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挖给你,而你却咒我……所有人都说我权倾天下,什么都有,其实我什么都没有,该我的全都落了空,我为什么要看的开?
看过好多宁静的剧,每每都入戏很深,感觉演什么像什么。
特别这部孝庄秘史,真的演出了大玉儿儿时的活泼和成为太后后心计内敛的效果。
也对那个时代的马景涛和刘德凯各有不同的看法。
总之是很喜欢宁静的。
可惜,现在看到宁静上各种综艺,身材的走样,早已失去了当初的灵动与混血儿气质的风范,很是唏嘘。
重温这部儿时的经典,说重温并不恰当,毕竟当初年幼,连剧中的小儿女情怀都看不懂更不明白什么家国情怀。
我想喜欢这部剧的人女多于男吧,大多为三位皇帝(就当多尔衮也是皇帝好了)歌功颂德,前两个兄弟英雄骨血,铮铮阳刚气可吞日月之豪情,一时难较高下,且都在剧中留下几多痴情男儿泪;就连饱受后世争议的顺治帝也因一段凄婉的爱情而实现华丽翻身,外加三人均由外形俊美的演员演绎加持自然是好评连连。
然而孝庄,作为这部剧中毋庸置疑的主角的孝庄却受到很多非议。
长大成人之后的我再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不会再为那一段段残缺的爱而感动,却每每佩服于孝庄的隐忍与决断。
原谅我不愿意随剧中称其为“玉儿”,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轻浮俗气的汉人名字,与孝庄本人坚强刚毅果敢沉稳的性格不符,孝庄名本: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众译法之一),编剧大概觉得这名字太长了不好叫吧。。。
名字暂且不谈,回到正题,本文只有一个观点,如果不是孝庄,大清早就亡了!
前两位英雄皇帝是马上得天下,但是人人都知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何况还有个几乎每天都叫嚷着“我不要当皇帝”的猪队友(福临)。
清初数次基业不稳,若不是次次孝庄力挽狂澜,清朝也逃不过史书上短命王朝的一笔。
第一次,皇太极暴毙。
当时清还未入关,中原纷争,可谓狼烟四起,内忧外患。
内是群龙无首,豪格与多尔衮的皇位争夺战将会分裂八旗,孝庄最清楚内讧是瓦解一个集团最致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依剧中所说,正是她向皇太极进言离间了袁崇焕与崇祯的关系,才得以拆掉明朝的肱骨基石。
所以放任豪格与多尔衮的争夺,不论谁当上皇帝都是两败俱伤(豪格的实力并不容小觑)的惨状,想要入主中原基本是做梦,能维持东北一隅之太平也难(当虎视眈眈的蒙古是死的吗?
你不强大,不能依附就只能吞并而后快啦)。
抛开大局不管,孝庄自然也有担心,如果多尔衮称帝,姑且还能念一念旧情给福临他们母子一条活路,不至于将对皇太极的仇恨追讨到他俩头上。
可是,如果登上帝位的是豪格呢?
他们还有容身之地吗?
所以,剧中说孝庄本无心福临当皇帝,如果说皇太极活着的时候她这么想,我信。
但是皇太极一死,所有人都在为自己谋出路时她还能清心寡欲到哪个当皇帝都行的地步就不那么可信了,毕竟她是人,是人就有私心。
所以,千方百计拥立自己的儿子为帝是既能保全自己又能保住江山的上上策;第二次,太后下嫁。
太后下嫁作为清初四迷之一,并未有确凿之实,剧中则是以一场闹剧收场,多尔衮的悲剧也体现在这里,娘亲、皇位、爱情一样都没得到,着实赚足的人的眼泪。
但是把理智请回来之后想一想,太后不肯下嫁的理由是不是太牵强了,怕儿子无法理解?
怕受天下人耻笑?
且不说福临本人就是个情痴,可以理解他的哈哈珠子的爱情却不能理解自己的至亲也是人,也有爱的权利?
天下人耻笑更是无稽之谈,剧中多尔衮说过“我们满人自古以来就有叔娶寡嫂的传统”,汉人不接受?
笑话!
天下都是满人的了,还管你汉人街头巷尾的议论吗?
再说了,太后嫁人还是为了爱情吗?
当然不是!
300年后的我们无法评定那时孝庄与多尔衮之间是否还存在爱情,但是二人用缔结婚姻的方法又一次保住了大清的江山。
是的,还是孝庄的功劳!
剧中说孝庄是被多尔衮逼迫下嫁,最后只用一计又说服他放弃念头,而更合理的解释则是恰恰相反!
是孝庄自己决定要嫁给多尔衮的,多尔衮得到此消息时反倒要思量一下其中有多少真情又有多少算计。
为什么?
还是为了保住她儿子的帝位啊。
攻克大明之后,多尔衮的野心即便是在处处美化他的剧中也多次显露,是啊,他实在是有太多机会自立了,尤其是在削弱豪格一脉之后。
但是诸位别忘了,两黄旗是孝忠皇帝的,如若多尔衮称帝,当初摄政王因雷厉风行大举实行改革而得罪的宗族亲贵,以及死忠于帝的人和起伙来又要与新帝拼个你死我活。
所以,还是那句话,保自己也是保大清,孝庄选择下嫁,摄政王成为皇帝的爹成为太上皇,皇帝还是皇帝,摄政王继续手握实权才能打消他废帝自立的念头啊。
只是,这是场赤裸裸的政治联姻,还有多少情意在,悬!
第三次,拥辅幼帝康熙登基。
孝庄最后最苦情的一笔莫过于养出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了,帝王家出情种就是出悲剧。
福临生为人,可惜可怜可叹;身为君,可悲可憎可恨!
孝庄一次次为他把持着风雨飘摇的江山,尤其是在多尔衮死后,可顺治还是扶不起啊,只为小儿女悲欢,不为苍生社稷为念。
不过还是感念于剧中顺治在逼迫老和尚为其剃度的时候说的话:“我要管这顾那,江山子民要仰仗着我,那我呢?
我要依靠谁?
我需要的那个人又在哪?
我死了,还会有新君即位,百姓依然过自己的日子,这世上,没有谁不行!
”这不一定是原话,却说得让人无法反驳,所以顺治出家是最容易被理解的,我无法渡人,只求速死以期被佛渡。。。。。
那么,你福临痛痛快快甚至欢欢喜喜的与董鄂妃合葬了,但是你身后的这个烂摊子呢?
要知道,天下依然不太平,各方势力还是虎视眈眈。
一时重任又一次沉沉的压在这个单薄且已不再年轻的女人身上,又是孝庄将一代明君康熙推向台前,直至其亲政才撒手人寰。。。。。。
哎,布木布泰这辈子,真是累死了!
眼见得她是一生富贵荣华,可知锦衣披在身上的是何衣?
是一次次紧要关头的决断之责,是家国天下的重担。
玉食吃进口中的又是何食?
是饱尝人间苦楚的心酸啊……敬,伟大的太后!
休提武则天,女皇也不能与此人比肩!
孝庄皇后——大玉儿 大清历史上的重量级女性,与慈禧一前一后,不过她的声誉比后来的慈禧好太多!
她的一生中拥有的很多,大富大贵,还有爱他的男人们,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但同时,得不到的也太多,正常的感情她无法拥有,正常的家庭生活她没有,正常的母子关系对她来说都是一种奢望!
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里,女性本不应该承受那国家的重担,但她挑起了,而且义无返顾,并且多次牺牲自己的幸福,这种伟大我只能仰望,而后感慨!
本来她也所求不多,只想与多尔衮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可阴差阳错,被皇太极看中,不自觉地就陷入了宫廷生活,不过,用她的智慧也能适应!
与皇太极之间的感情也许不是爱情吧,至少不 是爱的热烈,当后来,皇太极发现了她与多尔衮那缠绵的过去后,日子更是不好过了。。。
不久,她的亲姐姐海兰珠走进了皇太极的心,而且专宠!
虽然,他们之间不是爱情,但醋意毕竟还是有的。
可她,竟然表现得那么大度,当然,内心,承担着巨大的痛苦!
皇太极死后,她和多尔衮依然不能像正常的情侣那样生活,但纵然保持距离,却免不了闲言碎语,面对这些,她也默默地,不与辩驳,也许,解释就是掩饰吧!
但流言一直流到历史的今天!
也许最让她心痛的是儿子的不理解,她一切为了儿子,却始终得不到他的理解!
最后闹得个不可开交,到底顺治是得天花而死,还是出家当和尚了,历史有不同的解读!
但哪一种都让母亲足够伤心@孝庄,对皇太极是敬爱,对多尔衮是情爱,对福临是母爱,对清朝是刻骨铭心地挚爱!
当感觉生活失意时,当被别人误解时,当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想想孝庄皇后吧,她什么样的事没面对过,每次不都解决了吗?
委屈时,想想她,能有她承担地多吗?
经历这么多,必定名垂青史!
再次向大玉儿致敬!
首先说,这个不是小时候看的,是刚看完的(我23了),因为一个男生说他对我的感情和多尔衮对大玉儿的感情是一样的,还引用了几句台词把我吓够呛,吓得我赶紧看了一遍,看完以后,我觉得他在 吹牛逼!!!
从颜值来看,除了皇太极 都很高,连丫头太监都好看!
这是唯一看过的宁静的作品,也是第一次觉得她美的不像话,简直不像话!!
还有苏茉儿,总觉得小时候看过他演的东西,也懒得细想了,很美很美的~多尔衮更不用说了,岂止是帅!
福临,宛如更是养眼。
演技上呢,宁静眼中含泪让人久不能忘,她的眼中有故事,多尔衮他演出了那种大清马背上打天下的感觉,演出了那种硬汉,是我最爱的铁骨柔情的感觉~苏茉儿的演技也是简直了,我还记得她和多尔衮那场戏,问多尔衮是不是真的想把她嫁出去,那场,特别入戏,让人看了心碎,我觉得我还能再记住几年。
剧情很紧凑,我不说太多,反正多尔衮死了之后我就不太想看了(毕竟是颜控),考福临和宛如撑着,,不过舒畅据说当时14岁,真的不错,那个年代孩子都晚熟,能演出来挺不容易~唉…我一个理科生,表达不出来,反正好好好,要是能给我一个多尔衮,出轨10次我也跟他走!!
🤔🤔🤔
最近在看北京卫视的孝庄秘史,现在再看感觉就不一样。
小时候和评论区想的都一样,觉得是命运弄人爱情悲剧啊云云。
现在看只觉得有几重男性的寄生。
皇后用家族荣耀绑住玉儿,而玉儿本人也在儿子出生后只为儿子打算,放弃真爱(I doubt its existence但是剧里多尔衮真是顶级恋爱脑了,编剧呐喊:这就是真爱!
),为父权夫权皇权添砖加瓦,立马丢掉自我了。
而且这个弃明投暗的过程还是自愿自动自主的!
就跟中了邪似的。
看来人说生儿子y基因会入脑操控,真的有儿子的寄生!
玉儿说,福临毕竟是她自己的儿子。
多尔衮:可他更是皇太极的儿子。
任凭玉儿再怎么给自己洗脑说“这是我的儿子”云云,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即:当她在维护自己的儿子时,她在为强奸自己的男人输送利益。
再怎么忽悠自己是在为自己的血脉打算,都不能改变她在造夫的本质。
皇太极要是泉下有知可不得乐死,情况再怎么危急都能用儿子挟制玉儿,轻轻松松赢过多尔衮了。
只需要一枚精子和一纸婚书,就能让恨自己的女人,为自己和自己的后代免费打工做事,实在太爽了。
这是丈夫的寄生。
英雄钢笔创始人之一汤蒂因即因为明白这一点,拒当小妾,否则白天出力,晚上卖身。
虎扑论坛上有弟兄们交流婚恋经验,说要找有独立自主的女权意识但又没完全清醒的女人,这样她不仅往家里面带钱,还听你的话,太美了!
所以这里就显出美狄亚杀子升天的清醒和果决。
然后还觉得那些离婚时不带小孩走的女人太狠心,现在看来她们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之前看豆瓣网友发帖,讲自己的奶奶原来和一个军官情投意合,结果在医院看护家人时被小混混强奸并因此怀孕。
因此拒绝军官,并且和小混混结婚,过上了被家暴+做苦工养家+不停生育=为奴隶的母亲的一生,只能在混混快病死时打他泄愤。
她并没有得到儿子们的体谅,儿子们反而觉得自己的混混父亲很可怜,得不到母亲的看护。
再说一遍,男男相护,这一点咱们女的的确该跟他们学!
再谈谈多尔衮这个角色,我觉得他真的很难称得上是一个传统意义上masculine的男性,在我看来他都已经快非人类了。
很难说是爱啊什么的,我觉得是执念。
玉儿恐怕也对他说不上什么多少爱,我觉得可能更多的是他是自由和青春的象征。
不过只从剧里来看,玉儿玩多尔衮玩的有点太过了,把人家耍得团团转,以至于看起来很降智。
不过…我说最初玉儿是一命换一命,倒也公平,只是后来钝刀子割肉割人家几十年要人当牛做马,也未免不厚道些。
也不看看您那好大儿适合当皇帝吗?!
扯远一点,由于90年代风气总体如此,片子就拍成这样,爱情是女性寻求自由的主要/唯一出路。
跟20年代鸳鸯蝴蝶派大喊我要爱情似的,这条断了的文脉在湾湾重生:在禁锢于夫权父权的女人眼里,爱情即为自由,可我还是要说:这是情人隔断了女性和世界的自由的直接接触,这可算是情人的寄生。
写到此处时我还没看完,剥夺自由只是我的设想。
后来补看了后面的剧集,才发现真的是这样,我的预想是对的:多尔衮一次大喊“我要你仅仅是个女人——”,场面十分激烈以至于声音再大点我怕他会家暴。
他罔顾玉儿有她的责任和梦想——她的梦想是替她的夫家培养好皇帝好传宗接代,可笑的是儿子福临的爱新觉罗意识都没她多。
她的梦想只是守护好夫权的传承,夫死从子。
虽然如此,多尔衮也不能也不应当剥夺她的“梦想”。
剥夺她的社会属性,她便成了豢养圈养的宠物。
这便是“真爱”多尔衮想要的。
那么那时她的魅力光环还会存在吗?
总的来说,演技都挺好的,全员演技在线。
可能因为画质粗糙,所以三四十的演员们演起20多岁,只要神态拿捏到位,竟然也天衣无缝。
不过有时突然切镜头,背景音乐也戛然而止掉,看着制作有点粗。
而且演员老是说着说着就把身子转过去,可能便于拍摄让观众看全脸吧。
对了,马景涛前面还能强撑着说普通话,飙戏到后面大喊“豪格你去死啦!
”就切了湾湾腔,还切出幻影来,承包了我一晚上的笑点。
此剧还有一些雷死人的问题。
皇太极问玉儿,假如董卓和吕布两人都是一样的有才且真心,你是貂蝉,你选哪个?
你问一个正常女的选哪个?
选一个老胖爷还是青年才俊?!
这是什么愚蠢的题目啊怎好问出口的?!
多尔衮问玉儿,假如我和你儿子都掉水里,你会选哪个?
玉儿说我会救儿子,然后和你一起死。
果然是承袭了湾湾文脉啊…编剧还能更离谱些?
本剧最尬的就是台词了,剧迷还尬吹,不亏心么?
没想到俄罗斯人对待感情也如此细腻啊,好喜欢拿下面具的戏,以及话剧和生活台词的互文。突然感动,今年看了好几部以前没怎么看过国家的电影,同一个世界依然会被共通的情绪打动。
3.0。
只喜欢穿年上西装的那一段戏,好美好美
「One Last Kiss」剧本和现实的穿插非常非常好,戏剧和电影的情节和真实的我们活的现实。海边的假期如耳边的一首歌,爱是耳边的歌曲。今后的日子里海浪扑上石子滩的声音还将不断回响。那些澎湃的短暂真实。你感受到活着的时刻。就着自己的垃圾俄语和讯飞听见勉勉强强看完了,看完的感觉和她们回程路上的心境如此相似。
高潮是你和她在一起高兴的快要死掉的那种感觉年上莫名有咩姨的感觉
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
颜值都很在线 年下自由文艺会撩 年上也好宠她啊 结局很好品 “你知道她眼睛的颜色吗” 结尾那首歌好听的 不过吻戏是一点没看到啊 是我看的版本问题吗 对了年下好像年轻的kate box
夏天海边,为你的任性花掉五千放生的生蚝。闯入陌生人的婚礼吃饭跳舞,这是一场梦还是真实。假期结束后你还记得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跑到别人的婚礼,🧧还能刷卡…..
夏天要结束了,假期要结束了,她也要和她分开了。为了逗她笑,一贯严肃的她把面具放在她的盘子里。
夏天不要结束让我永远记住你眼睛的颜色。
俩人之间的克制与隐忍真的是太绝了。
假期结束之后你还会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
本片最喜欢的剧情:要吃蛋糕上悲伤的和快乐的两张面具
吃饭和在车上的群像拍的太好了。几次感受到了压力底下的悸动。两辆车、两种身份,完美的依据两位成年人把群体切割成了两部分。形成了上行下行两条穿插的感情线。孩子们和戏剧老师先扬后抑,教导主任先抑后扬。剧场是转折节点。两个群体的情绪在话剧过后实现了转换。太漂亮了。两个面具拍在桌上的时候,连我作为看客都笑出了声。戏剧的意义是什么呢?不是表演或者获奖,而是在意识到快乐短暂洒泪不舍的时候,我们能勇敢的说封存住这杯夏日的酒,夏天就永远不会离开。什么是真正的儿童艺术?不是表演我们心目中的孩子的模样,而是走进真的孩子,观察、融入她们。车窗上的爱心会被新一轮的雾气遮盖,再见了,玛利亚。最不幸的就在于,我们已经到了明白封存的酒也无法永存的年纪。未来不再会有我摔倒在你身上,也不再会有踢翻的那瓶酒了。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吗?这个夏天会成长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心跳共振的印记🥹
电影里的戏剧对话和两位爱人之间绝口不提的心声形成的互文性,最终化成车窗上寒气呵成的爱心画下句点。暧昧、微妙和旖旎的气氛一直在两人间流动,却不需要交缠的肢体甚至暧昧的逗引,女性之间自然而然的尊重和了解,就让情感好像在互相交错的凝望里悄悄盛开了。ps.这什么年上年下绝美宠溺好哄天仙配啊!不敢相信要是有后续真能在一起两个人日常绝对滋滋冒火花啊!再ps. 那个老公真得长得像一只僵尸猪啊!
“他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缝间溜走,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 它都将永远属于你...”细腻的剧本让这句“台词”更加贴切,两个人的性张力在每一场合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喜欢最后的机场告别吻,小心翼翼又热情奔放,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喜欢,开放式结局也算是俄罗斯社会的happy ending了,毕竟生活的可能性大过体制的死气,我可太喜欢Tanya这样明媚的女性了,Maria的知性是多少人恋姐的答案,诚意满满的小成本电影,非常喜欢!
能够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为假期和夏天的流逝而哭泣,我们永远拥有这个夏天的回忆。她把生蚝放生回大海里,而她摘下蛋糕顶上的两张巧克力面具。经历了一无所获的戏剧节,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剧作。「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相处短短五天,暧昧氛围拉满。至少我们拥有过完整的回忆。老鹅能不能先从崆峒山上下来会儿,会拍多拍点?